借文物之形
传文脉之火
打破时空界限
硅宝带您穿越到
那个神秘的古蜀世界
领略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
三星堆新馆于2023年7月正式开馆,其对标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建筑面积达5.44万平方米,展陈面积2.2万平方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与现有的一、二号馆共同组成三星堆博物馆群,打造展陈形式多样化、现代化的世界级专题性博物馆。
堆列三星 古蜀之眼
新馆位于遗址保护区东北角,以三个覆土单元的组合形态,寓意“堆列三星”。其外观使用了象征土地色彩的“菊花黄”花岗石,堆体表面覆盖的石板厚度达到8公分,板面采用人工手凿工艺,质感粗犷厚重。
图片源自三星堆博物馆公众号
在敦实的立面又透出一双“古蜀之眼”,由超白玻璃组成,外侧安装青铜材质的遮阳板,由黄铜板通过特殊的氧化工艺加工而成,模拟出土文物青润斑驳的肌理。它回望分布面积达12平方公里的遗址区,同时将三星堆博物馆园区尽收眼底,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
超白玻璃
图片源自三星堆博物馆公众号
经过层层设计筛选,场馆最终选择100%采用硅宝密封胶,使用硅宝998硅酮耐候密封胶、硅宝999硅酮结构密封胶、硅宝DJ-A3-119防火密封胶,除了胶体自身优异的粘接性能、耐气候老化性能、防火阻燃性能外,这些产品均通过绿色建材认证,绿色环保,低VOC,对文物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内含玄机 天地相对
穿过堆体的封闭外墙,进入如洞穴般的内部空间,开启探索的旅程。30米高的接待大厅的中庭是一条盘旋的“时空螺旋”,其360度环绕的坡道连接新馆地上地下主要的楼层,营造出垂直向度的精神空间。
图片源自三星堆博物馆公众号
与三星堆2号老馆标志性的圆形中庭,朝向天空的“天眼”相对,新馆创造了向着地心旋转的“地眼”,代表对大地的追寻——螺旋坡道盘旋而下,最终抵达建筑的最低点——地下负10米位置的圆形地坑,地坑的最深处,三束激光投影从圆孔中射出,在30米上方的天棚投出变幻的三星堆影像,寓意来自远古的文明之光。
600余件文物初露面
新馆展出1500余件(套)文物,有600余件文物为初次展出,青铜神坛、鸟足神像、骑兽顶尊人像、龟背形网格状器、着裙立人像、虎头龙身像等重器都悉数亮相。
图片源自三星堆博物馆公众号
在展出技术上,新馆采用了数字化修复演示的新展陈方式,实现相关重器一比一真实拼合修复全貌以及细节解读的动画展示。还有最新的裸眼立体新媒体技术、投影机矩阵无缝融合技术等,都助力馆方向游客流畅演绎三星堆古城的整体画面。
从大地升起,回望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古蜀之眼”,那双眼睛仿佛有魔力一般,只要看上一眼,就能被引入那个神秘魔幻的古蜀世界。
看着这些出土的青铜器具,很难想象他们是怎样在那个生产工具落后的时代造出如此超前的工艺品。或许是匠心,是精益求精的执念,而这,就是硅宝与几千年前的古蜀人最大的共鸣。
版权所有:北京指尖墨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