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今日看点 > 正文

【建筑】方寸之地见精巧

更新时间:2024-06-28 12:59:00点击次数:9626次字号:T|T
近年来,北京、江苏等地以融入地方特色、设计问需于民、口袋公园串珠成链等方式,将多样化的设计理念融入口袋公园建设中,为群众打造舒适的休闲空间。

传承文化 具有地方特色

北京市西城区以保护和恢复为先,让城市历史在园林环境中得以延续,在保护和传承中彰显古都风貌特色。其中,京韵园口袋公园文化底蕴十足。公园内处处可见京剧元素,三间歇山式敞轩可供市民吹拉弹唱,也可当戏台用;马连良、言菊朋、梅兰芳等京剧名家的雕像印在紫藤廊架上。在植物的选择上,重点栽植银杏、七叶树、国槐等;在布景上,融入纪晓岚故居内的海棠思情和紫藤幽香这两个植物特色,将古建包裹在森林之中,丰富其景致层次。设置林下活动场地满足大众休闲活动需求,休闲的同时可感受到国粹韵味。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的罗廊巷口袋公园以其精巧的设计和生机勃勃的景观,成为家门口的“微幸福”,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罗廊巷口袋公园的前身是一个环境嘈杂、人行系统不连贯的城中村。低矮的房屋、狭窄的巷道与现代化城市发展格格不入。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秦淮区启动罗廊巷口袋公园建设工程,通过环境整治和空间重塑,打造充满生机的绿色空间。

罗廊巷历史悠久,是南京明城墙的边缘。在建设过程中,设计团队特别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带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和壁画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口袋公园的设计中。通过局部保留并改造场地内的老墙体和建筑,引入体验式互动文化场景,不仅在保护历史文物的基础上为居民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也让公园成为一个承载历史符号的场所。

充分倾听 设计问需于民

作为城市未来的主人公,城市是否友好,儿童更有发言权。今年年初以来,辽宁省沈阳市有针对性地实施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建设,在现有公园的基础上,增加儿童游憩、运动场地、科普教育、无障碍等各类适儿化设施,坚持从儿童视角出发,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推进“1米高度”的儿童视角设计,按需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让儿童享有便捷、舒适、包容的设施、空间和服务。

从口袋公园的选址到功能定位,沈阳市始终“三问”于民,设计师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到现场走访,观察周边居民的生活习惯,比如周边老人多,就多设计一些活动场地和休息座椅;儿童数量多,就多设置一些游戏设施和儿童友好公厕。“以前,我们开展的‘三问’于民大都是针对青年、中老年群体,今年开始增加针对儿童需求的询问,以更多‘一米视角’考虑问题。”相关负责人说。

江苏省常州市沙之谷口袋公园项目正在建设中。为进一步强化落实儿童友好的设计理念,提升优化项目品质,常州市城市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在沙之谷口袋公园共同举办了“童声童议”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活动。

活动现场,设计师详细讲解了沙之谷口袋公园的项目概况、设计思路以及目前的建设方案。在图纸与实景的对比下,设计师分享了未来的优化思路,丰富的活动设施和适儿化的设计理念让大家感受到设计背后的温情。随后,设计师与儿童观察团成员现场对话,听取儿童观察团的意见和建议,回应儿童提出的疑问。经讨论协商,形成建设树屋图书角、设立公园主题色、融入常州特色元素等30余条意见和建议,让设计师深度了解儿童视角下的公园设计需求,为后续建设提供了更多思路。

合理布局 公园串珠成链

流水潺潺、雾森缭绕,老人们慈爱地看着孩子们嬉戏玩耍,欢声笑语萦绕在繁花绿树间……近日,上海市静安区昌平路路口周边小区的居民惊喜地发现,溪梦园口袋花园已完成更新改造。

类似这样焕然一新的口袋公园,昌平路上还有十个,串珠成链,组成上海市首条“口袋公园带”。在利用好当地绿化设施的基础上,静安区以栾树林为“带”、周边绿化为“园”建设了“口袋公园带”,将生活与自然融合、空间与功能渗透,打造市民喜闻乐见的绿色空间。

走进溪梦园口袋花园,只见清澈的叠水、喷泉交汇,带来水景体验的多样性,廊亭伞盖呈错落有致的流线型花瓣状,完全不见昔日破旧的模样,不少市民在园内长椅上休息闲谈。考虑到丰富度和搭配协调度,静安区还新增了200余种花草乔木,保证四季景观的可观赏性。

为打造全龄可参与的生活空间,昌平路上的另一处口袋公园蒋家巷花园则定位为儿童乐园。橙色的滑梯、攀爬架等游乐设施吸引了市民带着孩子前来游玩。方案设计初期征求意见时,很多居民提出要改造优化儿童设施,而在建设过程中,又有个别居民提出儿童活动的噪音太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对此,静安区相关部门搭建“小方桌”议事会,围绕居民的各项诉求,优化完善方案,确保建设成果符合社会意愿,在公园增加儿童设施和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休闲元素,优化公共空间功能布局,营造全年龄段友好生态。

如何做好长效精细管理?昌平路的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对居民需求的回应。昌平路西北角设置了市容环境观察点,邀请热心市民作为市容环境观察员,长期观察、跟踪昌平路的市容环境变化,形成可监测、可借鉴、可推广的管理模式。

为科学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升维护管理水平,住房城乡建设部于近日编制印发《口袋公园建设指南(试行)》,指导各地将“边角料”空间打造成具有景观赏玩、游憩服务、文化展示等功能的口袋公园,既扮靓城市,也便利市民生活。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4.06.27 盛卿
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