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聚焦为民便民安民 提高改造标准质量
更新时间:2025-03-26 11:15:55点击次数:9172次字号:T|T
近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全省计划改造老旧小区844个、涉及居民13.7万户。近年来,为确保改造有力有效推进,山东重点围绕“为民”中心、突出“便民”导向、立足“安民”目标,让老旧小区改造标准更高、环境更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由“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
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实施者。山东省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线上线下相结合,让居民在改造中唱主角。
坚持高位推动,推广“1个领导小组+ N个专项工作专班”的“1 + N”模式,分类研究解决居民关心关注的资金筹集、工程质量、管线改造、设施配套等问题,扎实高效推进改造工作。
做细改造方案,指导各地结合实际,落实好改造标准、技术导则,用好激励、负面两张清单,对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内容列出优先选项,让居民“照单点菜”,提高居民参与度。
创新方式方法,引导居民利用“互联网+”线上方式,对改造中涉及的共同决定事项进行表决。借助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精准勘察改造环境,让设计方案更立体、更直观,群众感知更真切。
由“改房子”向“改生活”拓展
山东省老旧小区改造,始终坚持让人民安居这个基点,围绕居民需求,着力完善小区及周边配套设施,让居住更舒适、生活更便利。
丰富内容提水平,在做好小区道路、绿化、停车等基础改造内容的同时,尽量增加改造内容、提高改造标准,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小”等突出问题。
以旧换新促消费,在改造小区开展设置一个政策宣传栏、一个产品展示区,印发一份明白纸,组织一次惠民政策宣讲、一次集中促销推介“五个一”活动,引导居民自主进行家装厨卫“焕新”、建筑门窗改造等,实现“惠民政策进小区、产品展示在小区、优质服务到小区”。
多方筹资强保障,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和预算内投资,指导各地综合运用债券、贷款、居民出资等方式,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政策,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确保改造成效。
由“改得好”向“管得好”延伸
老旧小区既要改好,又要管好。山东省持续深化提升“齐鲁红色物业”建设,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引领作用,以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改造成果。
强化党组织引领,持续完善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同联动机制,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积极认领社区党建服务项目,共同解决好居民的“急难愁盼”。
推进物业服务覆盖,引导居民在改造前协商确定物业管理模式,通过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街道社区领办基础性物业服务等方式,解决好老旧小区脱管失管难题。
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引导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更好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
在具体工作中,山东将采取设计方案竞赛、联系点制度、典型案例示范等方式,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由“计划表”向“实景图”努力
另据了解,目前各地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部署要求,正在有序推进改造工作。
近日,青岛市房地产发展中心组织召开工作会议,专题调度改造项目进度计划。市南区、李沧区、崂山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牵头部门、改造项目建设单位详细汇报了辖区2025年改造小区群众意见建议征集、项目立项和招投标手续办理情况以及后续进度计划安排。下一步,青岛将科学优化、加强统筹,加快推进前期各项工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完工、居民早受益。
聊城市今年计划改造东昌府区、冠县、高唐县等地的43个老旧小区,将惠及2899户居民。此次改造将重点对小区道路进行修缮,方便居民出行;更新水电暖等管线,保障日常生活;同时,增加绿化与休闲设施,提升小区整体环境品质。目前,当地正严格按照改造计划要求,精心组织施工,有序推进改造工作。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03.25 姜倩 耿润 张迪 刘倩
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