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概念引入中国已有一段时间,尤其是国资委在中央企业推行EVA管理以来,中国企业逐步将EVA作为重要的业绩考核指标和完善企业价值管理的新理念。那么,EVA到底是什么?它为企业财务管理变革提供了哪些新思路呢?
EVA是什么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企业经济增加值)理论源自诺贝尔奖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在1958年至1961年间撰写的《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及相关系列论文。这一系列研究和论述尝试从经济学——而不是会计学的角度去衡量企业的利润。
会计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按照会计准则之计算和列报要求,为收入减成本、费用后的净额(包含计入当期的利得和损失)。若企业当期有银行贷款,其利息不论是否支付,均应计提为当期费用。股东投入企业的资本虽然被企业使用,但会计利润表上并未列示相应的资本占用成本。这是由于会计成本的确认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而资本的受偿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金额也难以事前估量,不符合会计确认、计量的条件。
虽然经济利润也是收入减成本的差额,但是经济收入和经济成本不同于会计收入和会计成本。经济收入是指保持期末和期初同样富有的前提下一定期间内可能的最大花费,如果没有任何花费,则期末财产市值超过期初财产市值的部分就是当期收入,它是按照价值增量来计算的。经济成本不仅包括会计上实际支付或应承担的成本,而且还包括机会成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
EVA如何计算
EVA以经济利润来衡量企业的价值创造,由经济收入扣减经济成本来计算,实际操作中可近似地简化表述为,EVA为企业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扣减企业全部资本费用后的价值增量,即:
EVA=NOPAT-TC×WACC
其中,NOPAT是企业息前税后营业利润,TC是期间企业(全部)资本(金)的平均占用额,WACC代表了资本(金)占用的成本系数,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EVA与会计利润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EVA将股东资本投入的机会成本作为企业的一项经营成本。如果EVA为正值,则表明公司获得的收益高于为其投入的资本加权平均成本及风险,公司为股东创造了新增价值;如果EVA为负值,则表明公司的收益低于为其投入的资本加权平均成本及风险。
EVA背后潜藏着什么
EVA作为一项企业价值评价指标得以创立,然后不断演进、提升为完整的企业价值管理体系。专注于EVA应用的思腾思特咨询公司将EVA价值管理体系概括为四部分(“4M”s),如图1所示。
图1 EVA价值管理体系
首先,EVA是一项评价指标(Measurement),相比会计利润,EVA更能鼓励管理者降低获取同等利润所需的资本投入,提升资本利用效率。“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EVA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彼得·德鲁克)。
其次,由于EVA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可以它为核心建立企业决策和执行的经营管理体系(Management),包括战略规划、资源配置、并购撤资、预算管理等。EVA经营管理体系促使管理者更加关注股东价值的创造。
再次,围绕EVA建立的激励制度(Motivation),它以EVA作为管理者和员工绩效的确定标杆和奖励来源,力图将股东、管理者和员工结合成利益共同体。EVA最大化,意味着管理者能获得的奖励最大化,而此时股东价值也最大。EVA激励制度促使管理者站在股东角度看待问题,它使EVA得以突破指标层面,发展成完整的经营管理体系。
最后,EVA代表了一种新的理念体系(Mindset),EVA尝试在企业内部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为股东创造价值。同时,股东价值创造作为企业内部各责任单元的共同目标,为企业内部协作提供了平台与通道。
EVA增长基本途径
EVA指标试图引导管理者更加关注什么?我们通过分析EVA指标的口径来进行探讨。
EVA=NOPAT-TC×WACC
我们将NOPAT加以细化,会发现:
EVA=(RONA-WACC)×TC
RONA为NOPAT/NA之比例,NA为“净”资产(现金、运营资本和固定资产总和)。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EVA增长(价值创造)的基本途径:
(1)提高现有业务和资本的回报水平:这代表着在WACC和TC未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由于RONA提升,企业的EVA增加了。这也是我们目前大多数企业着重采用的价值提升途径,我们将其
(2)企业应投资于预计能带来比WACC更大的利益的项目;这代表着企业TC的增长,由于TC增量所带来的回报效率高于WACC,企业的EVA会增加。
(3)从降低EVA的项目中抽回投资,此时TC会减少,但由于减少部分TC的RONA小于WACC,企业EVA反而增加了。
(4)降低资本成本率,在RONA和资本占用TC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降低企业WACC,则RONA-WACC之差额扩大,企业EVA增长。
上述四条都是增加企业EVA的途径。如图2所示。
图2 增加企业EVA的途径
投融资管理:财务管理新焦点
当前,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均将重点放在了如何提升企业利润方面,笔者认为这是典型的会计利润思路下的企业价值管理途径。
在以会计口径的收入、利润为主导开展业绩评价与管理的情况下,企业经营偏重于以规模创效益,但效益绝对额的扩大却未必伴随着股东价值增加。当通过规模增长带动收入和利润增长时,企业的资本占用和成本均会增长,股东价值却未必增长(增长与否取决于两者增长的速度对比)。
从EVA指标着手,我们可以归纳出企业价值创造的三条途径:运营管理、投资管理和融资管理,他们分别对应着EVA价值创造的不同途径,如图3所示。
图3 企业价值创造的三条途径
其中,运营管理关注提升现有业务的回报水平,这是我们传统的财务管理重点。投资管理从投前分析和投后评估两个阶段的分析和决策支持,协助企业从有效增长和优化配置两途径提升价值。资本管理通过比较多种融资模式,通过WACC的降低,协助企业在RONA和TC不变的条件下获得价值增长。
作为财务管理者,我们应当开阔眼界,将更多的精力转向对企业投资和融资的管理。
版权所有:北京指尖墨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