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今日看点 > 正文

【防水】防水专家朱祖熹:隧道工程渗漏治理之我见

更新时间:2018-12-25 10:49:30点击次数:1021次字号:T|T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不仅隧道的数量与长度都已跃居全球第一,铁路、公路、输水、电力、地下铁等不同功能与构造的隧道建造技术也属世界领先,隧道的规模越来越大,埋深越来越深,技术难度逐渐变大。隧道与地下工程的防水也为工程界日臻重视。

    国内外建造隧道主要有矿山法和盾构法、明挖法、沉埋法等多种施工法。矿山法主要用于山岭隧道工程;而明挖法、盾构法常用于城市市政地下工程(包括地铁隧道);沉埋法都用于过江过海的水下隧道施工。隧道防水的措施主要根据隧道结构形式、隧道施工方法,参照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标准,分别选定并实施的,如明挖法的侧墙结构分为叠合墙、复合墙、分离墙、单墙;搂层结构又分为单层、多层,各自防水措施差别很大。总体来说,隧道工程的防水要做到“防,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而具体情况则要具体分析。例如地铁隧道通常要求二级防水,但穿越特殊地段;如机场跑道段,微小的沉降也是不允许的,那就不应强调“防,排,堵,截”,而是突出“防“,防到几乎没有水进来,使之达到防水等级一级的要求。

   隧道防水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混凝土本体的防水最重要,同时,混凝土要尽量少出现裂缝;二、以接缝()防水为重点。接缝()构造较复杂、它往往是容易漏水处;三、混凝土结构要辅以防水层(以外防为主),就是给结构外面穿上“雨衣”。尽管目前越来越强调混凝土结构本体防水与耐久性,包括北欧一些国家建造的沉管隧道管节,往往不设外防水层,但是我国相关地下规范规定,对于防水等级两级以上的隧道,“应”使用外防水层。这是隧道整体防水的一个有益思路。

   近年来,随着各种隧道施工技术不断的创新与发展,隧道防水材料及其工艺也有长足的进步。矿山法隧道由于山岭裂隙水压与水量大,在不影响山岭绿化植被的前提下,修建中常采用“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防水原则,国内修建的铁路与公路矿山法隧道都采用了复合式衬砌,也就是在喷锚支护层和混凝土二衬,两者之间设置塑料防水板、喷涂速凝防水膜等防水层。同时,还设置分区注浆系统,严防窜水,并合理地布置环纵向贯通的、由排水管、沟组成的排水体系。盾构法隧道采用高精度钢模单块制作的高精度管片,配以管片接缝弹性橡胶密封圈或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圈,可以做到结构的充分防水,其中橡胶密封圈的设计要有室内水密性试验的验证,并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掌握50年、100年后密封圈接触面压缩应力的变化,演算判断接缝能否长期有效防水。在两类橡胶构成复合胶时,也已采用微波同步硫化的先进加工技术。总之,我国在隧道防水密封技术上,不论是设计、试验、施工及产品加工等各方面,都能紧跟国际先进的步伐。

   目前,许多隧道工程存在着渗漏问题,渗漏出现在隧道各部位,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因而渗漏水治理也是严峻的任务。防水与渗漏治理,如医疗工作一样,分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预防为主、一开始就要把防水做好。同时,施工与运营中渗漏治理都很重要。造成隧道漏水的因素多种多样,成败取决于细节,材料,设计、施工上出现的小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隧道漏水。现在状况良好的隧道在经过多年的营运,也会出现漏水问题。不论施工与运营时,先要把渗漏的调查做好,要重视数据的积累、档案的储存,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下去。比如,原来的漏水现在不漏了,治理关键何在?复漏的期限与比率要记录统计、分析原因。关于维护和保养中的渗漏治理措施有很多,除了对结构加固、补强等减少变形、处理缝隙进而从源头上控制漏水的措施外,可采用刚性或柔性材料直接堵水,其中不同种类材料与工艺的注浆是很有效、很常用的方法。此外,在滿足规定渗漏水量的前提下,适当地疏排水也是合适的。(作者系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资深防水专家)

防水您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