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水群里,有企业发出这样一条消息:“凡注册XXX,可享优惠国标I型﹣20°3mmSBS,12.6元/㎡,每人限购1万平方米”,有防水人士回应“12.6元/㎡,国标﹣20°3mmSBS,这是为行业服务还是让行业灭亡?”
在防水这个利润薄弱的“鸡肋”行业,低价,特别是持续的低价,被视为“公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降价是找死,不降是等死。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避免价格战或对价格战视而不见,即便是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虽不愿意打价格战,但面对以夺取市场为主的价格战发动者,也不得不选择参与价格战。
价格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许多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不能自拔。为了打垮别人,企业之间必然会不择手段降低成本来维持价格战。一分钱、一分货,过度的降低成本就无法做出质量更高更好的产品,甚至直接就影响了企业的创造创新力,导致企业空虚的膨胀,最后甚至倒闭。若是侥幸将竞争对手逼到死角,便是对手无可奈何地将资产出卖,而出售的一个后果就是有一家更为强大的企业接手,如此就制造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对手。
价格战,如果有条件、有可能避免价格战,就化干戈为玉帛。与其两败俱伤的相互火拼或者以卵击石地去送死,不如展开某种程度的合作,倒可能会降低交易成本,给双方都带来收益。面对不可避免的、残酷无情的价格战,我们就要挖掘管理潜力,从各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以胜人一筹的成本优势参与竞争。毕竟价格战中价格经过一次次的轮回对抗,最后的落脚点是企业的成本价。
价格战中最忌讳产品的同质化,如果竞争产品没有征服消费者的“亮点”,就很容易落人价格战的陷阱中,对手一旦降价就只能跟着降价。要摆脱这种困境,就只有结合消费者需求和偏好,不断研发新技术和改进产品设计,以实现每一款新产品都有不同于旧款的技术卖点和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对手措手不及,以产品的特色赢得竞争优势,从而使产品获得额外加价,提高其收入水平和盈利水平。
中国的制度不准许垄断的存在,想通过价格战来实现一家独大是不可能的。市场总是会有许许多多的竞争对手冒出来,尊重市场,努力把钱花在创新,花在产品研发,花在服务提升上,去挑战国际防水品牌不是挺好吗?把枪口对准国内同行,算什么本事?只有在产品、服务,还有销售模式上创新创造,才会获得对手的敬畏,才会实现行业健康发展!
版权所有:北京指尖墨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