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从“住房质量最差、基础设施落后、群众需求最大、辐射带动最大”的片区入手,立足打造“住房安全稳固、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配套、综合承载能力增强”的片区,分批对规划区范围内质量差、居住不安全的老旧住房进行重建、改造,并对片区内道路、绿化、亮化等薄弱环节进行综合改造,大力提升棚户区居民居住质量,取得成效。2013年至今,永平县累计投资12.82亿元,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1.12万户,改造片区3.36万人圆了“安居梦”。
“以前的住房住了50多年了,房屋低矮漏雨。门前是狭窄的土路,晴天是灰尘,雨天是泥巴。”永平县东山河片区居民梁银山之前居住的老房子位于片区土路旁,改造前这里大多数房屋建设年头长,不仅破旧简陋,还有不少危房,河道、道路周边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排污、电力、卫生等配套设施不完善,“脏、乱、差、堵”问题突出,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改造老城区,住上新楼房”是居民们最大的梦想。如今,“房屋旧貌换新颜,门前道路铺砖硬化,道路两旁绿树红花,路灯等设施齐全,居住环境大提升,我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梁银山激动地说。
在完成规划区老旧住房重建、改造(改、扩、翻)的同时,永平县将棚户区改造与带动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整合、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相结合,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实施永福路等43条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大幅提升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了县城品位。目前,永平县城93%的老城区已逐步蜕变为功能完善、承载力强、居住环境优美的新区。
据了解,今年,永平县将继续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2000户。同时,计划用3年时间,在县城6.14平方公里的建成区范围内集中实施干净家园、宜居环境、美丽特色“三大建设工程”,全面推行“八化”(村庄道路平整清洁化、围墙房屋建设合理化、生产物资摆放整齐化、生活垃圾堆放定点化、畜禽养殖规范化、庭院环境建设优美化、农民爱护环境意识自觉化、日常管理制度化)建设。到2021年,力争把县城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特色美丽县城。
版权所有:北京指尖墨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