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棣棠路,环卫工人周师傅正驾驶着一辆洒水车沿着路边缓缓行驶,喷出的水雾将路面尘土笼罩。紧随其后的清扫车,“肚子”下方自带圆盘状扫帚,一番忙碌后,城市整洁的轮廓逐渐勾勒出来……
锦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持续提升机械化环卫作业率的同时,锦江区还因地制宜实施保洁新模式。对主次干道、非机动车道、车辆停放区域、人行道等区域,采用多种机械化机具相结合的方式,既减少人工作业量,也有效提升了环卫保洁效率和作业质量。对人行道及辅道采用“飞行保洁”模式:采用小型电动扫地车与小型电动冲洗车搭配“飞行普扫”,将机械化延伸至人行道及辅道;采用循环发车的作业模式“飞行捡拾”,形成作业闭环。
此外,锦江区深入推进环卫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扎实开展环卫机械化作业深化行动,全面提升建成区道路机械化作业率,环卫服务专业能力持续提升。
稳步推进新能源环卫作业车辆推广应用,逐步淘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油环卫作业车辆。“坚持环卫作业新能源化,目前我们已经把环卫作业车辆全部更换成了新能源电动车辆,同时建立新能源车辆停车充电一体的场地,有效缓解了大型车辆充电难、道路保洁不及时的难题。”锦江区成龙路街道环卫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说。
以新能源机械化环卫作业模式为支撑,不断提升城市环卫作业的精度和效能。锦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锦江区构建出“智管+细管”的集机扫、冲洗、普扫、拾拣、保洁、巡检为一体的“超洁净模式”,不断强化城市管理环卫保洁的精细化能力。
提高环卫机械化水平的同时,锦江区进一步提升环卫管理水平,做到有效监管。借力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分析等科技手段,着力推动环卫作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装备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
走进锦江区成龙路街道环卫项目部内,蓝色的大屏上,垃圾点位分布、车辆运行轨迹、垃圾清运量等实时数据清晰可见。“这就是我们基于网格化管理打造的一个可信赖、可计量、可溯源的智慧化环卫网格管理云平台。”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自今年2月该平台正式投用以来,实现对垃圾清运点位、垃圾清运车辆和垃圾清运路线等内容管理,作业水平和服务质量都有了比较显著的提升。
对区域内所有的大型车辆实行定人、定车、定责、定路线,通过平台实时监控车辆位置、车辆超载、车辆超速等情况,有效减少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平台还汇总车辆每日运输的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数量并加以分析,实现了生活垃圾“可视化”管理。
智慧管理平台还为所有的环卫工人建立了人员信息台账。按照网格化管理思路划分作业区域,为每个环卫工人制定作业规划,规定责任区域、到岗时间、作业次数等指标。“例如,某条街区如果超过规定时间无人保洁,系统自动报警,我们会通知该片区管理员或者员工,进行及时处理,确保街面干净整洁。”项目负责人表示,利用大数据、物联网、GPS北斗定位、传感器技术,结合城市生活垃圾点位、车辆、场地监控等智能化设备,能实时监控各类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全流程管理,实现生活垃圾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精细化。
锦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手段将过去的“人管人、人盯人”管理模式转变为全过程、全覆盖、分层次的监管,推动环卫迈向“智慧化”。该局将“精细化”贯穿城市管理始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服务专业能力,通过绣花般的创新实践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精雕细琢”城市之美,绣出城市品质和品牌。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2.12.08 李成锦
版权所有:北京指尖墨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