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信息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程信息 > 正文

青岛:以“三个五”为统领,标本兼治 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

更新时间:2024-04-12 19:19:54点击次数:8919次字号:T|T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愿景目标,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标本兼治,以“三个五”(五个坚持、五项机制、五个更加)理念为统领,全力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奋力谱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

站稳人民立场,践行“五个坚持”,高点站位抓统筹

坚持顶格推进。在全市树立大抓城市管理鲜明导向,每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至少召开 1 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每季度召开市城管委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部署动员,并多次深入区市开展专题调研督导,市、区、街三级对城市管理重视程度达到空前高度。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城市”理念贯穿城市管理全过程,以公共利益为先,用心、用情解决广大市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高效转办、严格督办、会商解决、顶格协调”的群众诉求办理闭环工作机制,2023年以来,解决城市管理领域群众问题3万余件,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

坚持系统思维。强化上下联动,进一步理顺市、区(市)、镇(街)三级管理体制,建立了“市级抓统筹、部门与区市抓作战、街道(镇)抓落地”的城市管理架构。强化左右协同,打破行业条块分割,建立健全规划、建设、管理等多部门协同机制,切实发挥整体效应。强化统筹兼顾,把城市管理与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等有机融合起来,系统推进、一体落实。

坚持精准精细。下足“绣花”功夫,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管理,做到精益求精。全面摸排城市管理领域不精细、不人性化的小问题,实施“微治理”2.5 万余处 ;把城市“微更新”纳入市办实事,让 100 余处城市“灰色空间”焕然一新,819 条背街小巷得到精准提升。

坚持常态长效。城市管理贵在坚持,重在长效。为固化优秀经验做法,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强化要素保障,突出科技赋能,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社会化水平,为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坚持标本兼治,健全“五项机制”,多措并举保落实

健全要素投入机制。强化区(市)资金保障,市级层面设立奖补资金,自2023年起结合城市管理考评结果,对市内三区的市政道路、城市环卫、园林绿化等城市维护作业经费,按标准总额最高 50% 的比例给予奖补。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0万元奖励资金,对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的区(市)实施奖励,充分调动起区(市)工作积极性。

健全数字赋能机制。高标准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整合供热供气、环境卫生等18个行业30个部门数据,实现数据跨系统、跨行业、跨部门共享共用。建立“主动+被动 + 自动”的多元问题发现机制,打造了涵盖城市运行、行业监管等领域的34个特色应用场景,实现供热质量“可视监控”、环卫作业“数字管控”、渣土车“统一监管”。目前,平台日均流转处置问题30000余件,城市基本实现智能化监管全覆盖。

健全依法治理机制。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城市管理,以法治促善治,推进城市管理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加强公园管理、城市养护等重点领域立法调查,对不合时宜的法规规章组织修改完善,加快构建覆盖各行业领域、执法全过程的城市管理法规规章体系。

健全持续攻坚机制。坚持持续发力、常抓不懈,切实打好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持久战、攻坚战。建立城市管理年度“体检”制度,聚焦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每年梳理确定年度攻坚任务清单,一年接着一年抓,逐批解决城市管理“顽瘴痼疾”。 

健全共建共享机制。建立楼院长包点、街巷长包线、区片长包片、城市治理服务站统筹协调的“三长一站”工作模式。创新开展“个十百千万”工程,即打造一个“全民城管·温馨家园”品牌,建立 10 支专家学者队伍,面向全市招募百名公众委员、千名市民代表、万名城市管理志愿者,搭建起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制度化渠道。

锚定宜居宜业,推动“五个更加”,建管并重提品质

推动城市交通更加顺畅。全力推进市政道路“15515+N”工程,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启动世界最长的海底公路隧道——胶州湾第二隧道穿海作业,加快全市体量最大、里程最长的快速路工程——重庆路快速路建设,2022年以来累计建成10条骨干道路,打通57条未贯通道路,让市民出行更加顺畅。坚持“上天入地、能建则建”“盘活存量、应享尽享”,多措并举增加停车泊位供给,累计建成109个公共停车场、新增泊位3.2万个,实现22万个泊位开放共享,市民停车更加方便快捷。

推动城市环境更加整洁。坚持全方位、全覆盖、零死角,加大对旅游景区、重点路段、背街小巷、商业步行街、火车站等重点区域的清扫保洁力度,实施卫生死角清零集中攻坚,全力打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加强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链条管理,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提高居民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推动城市秩序更加规范。重拳治理违法建设,出台省内首部违建治理地方性法规,建立“涉公”人员问题线索移交和责任追究机制,全市 249 条重点道路两侧实现违建“清零”。推动空中缆线整治,完成道路缆线入地 496 公里,城市天际线更加清爽亮丽。搭建“小广告”智能语音提示系统,破解外地号码、虚拟号码无法查处难题,公共区域小广告基本清零。

推动城市形象更加美丽。着力提升景区景点品质,全线贯通40余公里的滨海木栈道,9大海水浴场“一浴一策”蝶变升级,城市游客满意度由全国第5跃升至第2位。高标准完成中山路等历史街区亮化提升,引入裸眼 3D等先进技术,打造沉浸式夜游景观小品,实现日均客流“10万 +”,百年老城绽放时尚活力。提升公园城市建设成效,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2.74%。

推动市民行为更加文明。弘扬新风正气,持续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正能量占据大流量。抓好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宣传倡导活动,加大对闯红灯、乱扔垃圾、车窗抛物、遛犬不拴绳等不文明行为的舆论监督力度,全面营造“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城市良好风尚。

摘自 建筑杂志社公众号 2024.04.10 青岛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季成涛
建筑杂志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