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小区是夏天臭气熏天,冬天污水横流,小区环境脏乱差,居民苦不堪言。”近日,家住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邮电局家属院片区的居民欧凤海感慨地说:“今年政府对我们小区上下水管网、道路、外立面等都进行了彻底改造,还安装了监控和路灯,增加了消防设施,目前正在规划停车位,小区面貌大变样,居民无不拍手称快。”
邮电局家属院片区只是太和县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太和县坚持贯彻人民至上理念,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开展老旧小区改造,8年来全县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9个,建筑面积65.4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61亿元,受益居民6781户。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大幅度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太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阮胜难介绍说,太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主要领导多次进行调研督导。为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调度指挥,太和县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组员的“太和县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工程建设内容和各部门具体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性工作机制。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凝心聚力,动员社会各相关单位、尤其是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太和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张亚振介绍说,在每一个老旧小区改造前,县住房城乡建设局都要组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广泛收集居民诉求和改造意见,让群众发声,请群众参与。同时结合《安徽省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的相关规定,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根据各个小区特征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确定主要改造内容后进行公示,尽可能满足绝大居民的改造诉求。
为了让广大居民群众真正深度参与,并保证他们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太和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前,都会聘请小区内有热心、有见地的居民群众为义务监督员,参与监督改造工作,架起与小区业主沟通的桥梁。义务监督员不仅可监督老旧小区改造的工程质量和进度,而且还帮助协调解决了很多施工方与业主之间的误解和纠纷,推动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住房城乡建设局非常重视我们这些义务监督员的作用,举行仪式为我们颁发聘书,让我们持证上岗,认真对待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义务监督员也很乐意为自己的小区改造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太和县酒厂家属院居民、退伍老兵范兴建说,能被聘为老旧小区改造义务监督员,既光荣也高兴,他和大家一起为小区改造提出的许多合理化建议已经被采纳实施。
本着“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太和县老旧小区改造在积极争取中央基建投资补助和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省级奖补资金以及地方政府资金的同时,鼓励住户、第三方出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出钱出力对我们这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只要我们每家象征性地出资500元,大大提高了我们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我们理解配合并全力支持。”改造已近尾声的邮电局家属院居民张峰表示。
老旧小区改造不能靠某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太和县高度重视部门高效联动,群策群力,县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县经信局、城管局、发改委等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讨论对强电、弱电、违建等改造问题有关事项。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燃气等涉事企业各负其责,共同发力,高质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顺利进行。通过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治理,解决了自来水分户问题、天然气安装问题、屋面漏水和保温问题等一系列居民反映强烈的顽疾,让更多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
善作善成,守正创新。太和县不断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新路径,在实践中摸索出连片改造新举措,把两个或更多曾经独立封闭的老旧“小院”统筹改造,打开空间变成焕然一新的“大院”,公共设施共享,公共事务共商,小区之间的道路、监控系统都可以共用,节约了改造成本,几个小区连片改造也更容易整合空间和资源。2023年,太和县把财政局家属院、卫健委家属院等4个紧邻的老旧小区连片改造,打通壁垒,统筹谋划,在区域内“挤”出3个小型停车场,4个小区的居民都可以停,管理也更方便,深受居民好评。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太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海宏表示,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住建部门将不折不扣的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做好这项重点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推动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居民群众安居乐业。
摘自 建筑杂志社公众号 2024.12.12 龚后雨
版权所有:北京指尖墨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