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今天的吹风会主要向大家介绍2024年国务院部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吹风会的有: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先生,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女士,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许大纯先生,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先生。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2024年国务院部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工作的总体情况。
2024年,国务院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共承办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建议8783件,政协提案4813件,分别占建议、提案总数的95.1%、96.1%,均已按时办结,代表委员对办理工作表示满意。
各部门把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作为年度重点专项工作,集中优势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建议提案办理全周期、全过程沟通交流,推动建议提案办理质效进一步提升。各部门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5000余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2000余项,有力推动解决了一系列关系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取得新的工作成效。
邢慧娜:
现在请姜万荣先生作介绍。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姜万荣: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住房城乡建设部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代表委员长期关注的重点,也是媒体一直关注的重点。代表委员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意见,聚焦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民生实事、发展要事,提出了很多质量高、针对性强的建议提案,对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共承办建议提案805件,在办理建议提案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些建议提案着眼全局民生,反映社情民意,承载人民期待,必须站在主动接受监督的高度,一件一件研究,一件一件办实办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全过程高位推动。全国两会后,我部及时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两会精神,专题研究部署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办理过程中,多次专题研究推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等重点督办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办理结束后,部党组组织认真复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进一步改进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二是全过程加强沟通。坚持办前联系、办中沟通、办后回访,与代表委员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办前,主动与代表委员沟通联系,详细介绍住房城乡建设有关重点工作,特别是建议提案中提到的一些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办中,通过电话沟通、上门走访、邀请调研等方式,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所有提案建议都做到“先沟通后答复”。办后,派代表回访部分代表委员,提办双方深入交流,持续推动代表委员关心的重点工作。
三是全过程把握质效。注重“三个把握好”。把握好时间要求,建议提案全部实现按期办结。把握好质量要求,建立建议提案答复逐级审核机制,有效提升了答复质量。把握好办理成效,力争把每一件建议提案办理当作一次高水平调研,努力把建议提案落实在政策制定、制度建设等方面,有力促进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以及稳定房地产市场等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在谋划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奋力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继续向代表委员问计问策,不断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努力让代表委员满意,让老百姓满意。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住房保障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领域,不少代表委员也就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意见建议。请问住房城乡建设部在这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何进展?谢谢。
姜万荣:
谢谢您的提问。保障性住房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800多万套,1.7亿多住房困难家庭圆了住房梦。
代表委员高度关注保障性住房建设,2024年,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主要集中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提升保障性住房品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住房城乡建设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吸收采纳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重点抓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抓规划编制。我们指导各地,从各类困难群众住房需求、本地区的经济能力、房地产发展状况出发,因地制宜编制保障性住房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我们总结推广有关城市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保障对象的轮候库,并实行常态化申请受理,准确掌握保障对象的具体需求,以需定建、以需定购,更好满足保障对象的住房需求。
二是抓制度完善。国家层面印发了一系列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我们也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细化保障对象、保障方式、保障标准、分配管理等具体要求。
三是抓项目建设。督促指导各地落实好财税、土地、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快项目建设,优化完善配租、配售流程,让群众尽早尽快入住。
四是抓“好房子”建设。我们指导各地按照“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要求,开展“好房子”建设,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品质,努力让群众住得健康、住得安全、住得方便。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前面介绍到住房城乡建设部承办了“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重点督办建议,请详细介绍一下该项重点建议的办理情况,进展如何?谢谢。
姜万荣:
谢谢您的提问。2024年,代表们针对“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围绕扩大政策支持范围、加大推进力度等方面提出了非常多非常好的意见建议,对我们做好城中村改造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办理过程中,我们邀请提出建议的代表一起专项调研,实地查勘改造项目,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在工作落实过程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研究并采纳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主要采取了这么几个工作:
一是坚持先谋后动、动则必快、动则必成。指导各地从实际出发,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三种方式实施城中村改造,优先改造群众需求迫切、安全隐患突出的城中村,并加快实施进度,让老百姓能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严格落实“一项目两方案”。督促每个项目都要制定完备的征收补偿方案、资金平衡方案。第一个方案主要做到征收补偿一定要安置到位,第二个方案确保每个项目资金收支能够平衡。
三是扩大政策支持范围。从原有的35个城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以上的大城市可以搞城中村改造,这次吸收代表的建议,将城市的范围扩大到了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城中村改造。这项政策也是代表委员呼吁比较多的,我们也采纳了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
四是抓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将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作为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2024年,全国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863个,惠及居民136.7万户,建设筹集安置房189.4万套,起到了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等积极作用,实现了一举多得。
谢谢。
摘自 中国网 2025.02.28
版权所有:北京指尖墨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