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并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现在,重庆正投身“无废城市”建设的热潮中来。
“无废城市”来了!4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并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重庆,正投身“无废城市”建设的热潮中来。
去年底,重庆15家企业联手建立首个固废产业联盟,为重庆申报“无废城市”试点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稳步推进的垃圾分类试点,也成为重庆市申报“无废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人士介绍,2017年重庆开始大规模推广垃圾分类,截至目前,垃圾分类已在主城23个街道27万户居民中试点。借助二维码、智能垃圾箱等多种先进手段,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变得更便捷,垃圾分类成为重庆环保的新时尚。
“城市跟人一样,不仅要‘吃’好‘穿’好,‘新陈代谢’也要好。推广垃圾分类,不仅是我国建设‘无废城市’的大势所趋,也是重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市城市管理局人士表示。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超过1.5亿吨,并以每年8%至10%的速度递增。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我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在250亿元至300亿元。
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46个重点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今年2月,住建部再次要求,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这也意味着,今年,重庆市所有区县将强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方式,是减少工业固废和包装废料的关键。”市城市管理局人士举了一串数字:1吨废纸可制作出850公斤好纸,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1吨废塑料可回炼3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750公斤……“市民眼中的‘垃圾’可不是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按照规划,重庆市将力争到2020年,主城区实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街镇比例达到50%,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为配合不断提速的垃圾分类工作,重庆已建成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站点9190个、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设施45个,正加快推进第四垃圾焚烧厂、走马和夏家坝垃圾二次转运站等一批具备垃圾分类功能设施的建设。
“将来,主城区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都会采用焚烧发电方式,垃圾填埋处理将成为历史。”市城市管理局人士介绍。
为进一步掘金城市垃圾,重庆市还在渝北区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垃圾分类利用产业园洛碛静脉产业园(因其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行业称为“静脉产业”)。该产业园占地约5000亩,2020年投用后将实现年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果蔬垃圾、污泥100万吨、建筑弃料60万吨、一般工业废弃物10万吨、废旧机油5万吨。
虽然重庆市在建设“无废城市”上进行了不少探索,但“无废城市”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亟须形成全民参与的合力。对此,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人士呼吁:“每个市民尽可能少产生垃圾,产生垃圾后做好分类投放,就是实实在在为‘无废城市’建设做贡献。”
版权所有:北京指尖墨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